武漢大學人權研究院院長 張萬洪 中國社會科學院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柳華文 中南大學人權研究中心執行主任 毛俊響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9屆會議高級別會議近日舉行,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會上提出中國促進和保護人權的四點主張。近年來,國際社會對人權領域關注度不斷提升,中國不斷在尊重和保護人權方面展開實際行動,取得巨大成就,駁斥了美西方對中國人權事業的攻擊抹黑,為國際人權事業發展貢獻了正能量。
中國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有哪些獨特經驗?中國的人權主張與西方有哪些不同?美西方在涉疆、涉港人權議題上對中國污蔑、炒作背后有何深層意圖?中國促進人權發展的經驗對發展中國家有何借鑒意義?本期報道邀請三位人權研究專家共同探討。
中國在促進和保護人權方面有哪些獨特經驗?
中國國務委員兼外長王毅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9屆會議高級別會議上指出:“尊重和保障人權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不懈追求。2021年,我們隆重慶祝了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創造了中國式現代化新道路。在抗擊疫情過程中,我們奉行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書寫了保護每一個人生命健康的最佳篇章?!?/P>
柳華文:當前,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仍然嚴峻,聯合國人權理事會第49屆會議高級別會議召開,聯合國各會員國踴躍參與,參會報名數量突破記錄,凸顯國際社會對人權議題日益重視的趨勢。
應對疫情是世界各國共同面臨的人權保障和社會治理挑戰。疫情發生以來,中國堅持“動態清零”的防疫策略,保障了中國民眾的生命權、健康權,同時盡可能減少對民眾的就業、教育、醫療等日常生活的影響,用防疫政策上的“更多限制”,換取了民眾生活上的“更多自由”。無論從感染、死亡病例數據和經濟恢復成果來看,還是從政府治理能力、民眾配合程度來看,中國應對疫情的舉措和成效,生動證明了中國在人權實踐領域可圈可點的成績。
2021年,中國7.7億農村貧困人口擺脫貧困,歷史性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這對中國、對發展中國家甚至對全球而言,都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在保障人權方面,中國關注的是真正的“人民的人權”,特別是貧困人口的人權。在世界范圍內,貧困都是民眾充分享有人權的一個重大阻礙。中國政府堅持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尤其重視貧困人口、弱勢群體的人權利益。在某些西方國家深受貧富分化嚴重等問題困擾的當下,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成就,更加鮮明地昭示了中國保障人權的獨特路徑。
張萬洪:近年來,中國堅持把尊重和保障人權作為治國理政的一項重要工作,推動中國人權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中國在推進人權事業的實踐中,取得了許多寶貴經驗,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堅持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人民性是中國人權發展道路最顯著的特征。中國保障人民民主權利,充分激發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讓人民成為人權事業發展的主要參與者、促進者、受益者,切實推動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為明顯的實質性進展。
毛俊響: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始終把馬克思主義人權觀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的人權發展道路,形成了適合中國人權事業發展的經驗。在推進人權事業的實踐過程中,中國與西方國家有一些顯著差異,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
在人權理念上,西方堅持天賦人權理念,認為人權是抽象的、超越一切時空的;中國認為人權是具體的、歷史的,與特定地域、文化傳統和人民訴求等緊密相連。
在人權主體上,美西方強調個人自由主義的人權觀,淡化甚至否認集體人權;中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人權理念,主張人權是個人人權與集體人權的統一,堅持人民主體地位。
在人權內容上,美西方片面強調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特別是美國不承認經濟權利、社會權利和文化權利、發展權利為基本人權;中國提出生存權、發展權是首要的基本人權,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權,強調公民權利、政治權利、經濟權利、社會權利、文化權利同等重要。
本文地址:/gjjl/231178.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