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募資超百億,市值有望破千億,A股市場有望迎接2022年以來IPO規模最大的擬上市企業——北京聯影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影醫療”)。
聯影醫療是一家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巨頭,其計劃在上交所科創板上市,擬募集資金124.8億元。自從2021年12月31日披露招股書以來,其已經進入問詢階段。2022年3月19日,證監會網站顯示,聯影醫療、保薦人、會計師和律所團隊已經完成第一階段的問詢和回復。
這家備受醫療行業關注的企業,在披露招股書和歷經問詢階段后,外界可以一覽其商業版圖。
擬募資超百億
聯影醫療于2011年3月設立,至今已經有11年歷史。工商信息顯示,其總部位于北京嘉定,注冊資本金為7.24億元。
聯影醫療的主營業務是高端醫學影像設備。在業界,其被認為是唯一能夠向國外三巨頭GE醫療、飛利浦醫療和西門子醫療發起挑戰的國產醫學影像設備廠家。
官方網站顯示,聯影醫療的“高場磁共振醫學影像設備自主研制與產業化”項目,贏得了2021年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這是中國科學行業的最高榮譽。
聯影醫療在招股書中,也將國外三巨頭列為自己的競爭對手。在市場競爭風險中,聯影醫療提及我國高端醫學影像設備市場過去一直被GE醫療、西門子醫療和飛利浦醫療等外資企業壟斷,在高端PET/CT、MR和CT等產品市場,進口品牌曾占據90%以上的市場份額。經過十余年國產醫學影像設備技術的發展,國產品牌的進口替代趨勢愈發明顯,進口品牌的市場份額呈現下降趨勢,但是進口廠家憑借其過去多年積累的品牌優勢、渠道優勢和技術優勢,仍然處于市場領先地位。
聯影醫療也面臨諸多國內競爭對手,包括邁瑞醫療、東軟醫療、萬東醫療等在內的國內廠家在 XR、CT、MR和PET/CT等產品領域積極布局,不斷加大在醫學影像設備市場的開拓力度。
招股書顯示,聯影醫療本次擬募集資金總額為1,248,017.66萬元,用于下一代產品研發、高端醫療影像設備產業化基金、營銷服務網絡、信息化提升、補充流動資金等五個項目。
有觀點認為,聯影醫療是科創板最值得期待的股票之一。
聯影醫療本次IPO實行超額配售權機制,最多發行不超過1.15億股,募資金額不低于124.8億元。其發行前總股本為7.24億股,若以發行不超1億股粗略計算,該公司估值有望達到千億元之上。
聯影醫療在招股書中表示,本次發行募集資金將進一步支持公司未來發展的規?;腿蚧?,擴充公司高端醫學影像設備產能,加快公司產品和技術升級,提高核心部件國產化水平,擴大公司國內外市場份額,推動公司成為一家世界級的醫療創新引領者。
沖刺科創板
聯影醫療的實際控制人為1957年出生的薛敏。2022年3月,薛敏以90億元身價,入胡潤全球富豪榜,位列第2532名。
薛敏通過聯影醫療技術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聯影集團”)、北京影升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和北京影智投資合伙企業(有限合伙)三家公司,控制聯影醫療31.88%的股權(發行前)。
簡歷顯示,薛敏,男,中國國籍,無境外永久居留權。大學本科畢業于復旦大學物理專業;碩士研究生畢業于中國科學院武漢物理與數學研究所磁共振物理專業;博士研究生畢業于Case Western Reserve University/Cleveland Clinic Foundation USA(凱斯西儲大學/克利夫蘭醫學中心)生物醫學工程專業。
1988年出國留學和工作;1998年回國創辦深圳邁迪特儀器有限公司;此后一直在醫療設備行業從事研發、管理、咨詢等方面工作;2021年9月之前,擔任聯影醫療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2021年至今任聯影集團董事長。
目前,聯影醫療的法人代表為張強,張強亦擔任聯影醫療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實際控制人薛敏則為聯影集團董事長。
財務上看,聯影醫療不屬于連續三年盈利的企業,這可能也是其決定上科創板的原因。2021年,聯影醫療取得30億的營收,凈利潤虧損4800萬;2021年,聯影醫療取得57.6億元的營業收入,凈利潤為9.37億元;2021年只有至6月30日的數據,營收30.85億元,凈利潤6.4億元。
在國內大型醫療設備采購與銷售領域,商業合規風險一直備受關注。
針對聯影醫療IPO,其中一個需要其律所來回答的審核問題,涉及銷售模式下的商業合規風險。
中國裁判文書網2021年的一份判決書顯示,聯影醫療的前員工——云南區經理王松,在任職期間,為在楚雄州人民醫院醫療設備招標、采購等方面獲取幫助,向楚雄州人民醫院院長劉某、放射科主任李某、設備科副科長鄒某行賄,共計現金人民幣219萬元。
在3月19日的問詢與回復中,聯影醫療的律所(通力律師事務所)對此案做出回復,稱該案審查過程當中,北京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影醫療的前身)出具了對王松行賄行為的情況說明:“公司及股東,未通過任何途徑為王松的行賄行為提供任何資金支持,也未獲取任何違法所得及其他不正當利益?!?/p>
除此之外,上交所還向聯影醫療詢問了其核心技術、銷售客戶、收入模式、境外業務拓展、股權結構、存貨和應收貨款等15大類問題,聯影醫療一一做出回復。
經濟觀察報記者致電聯影醫療投資者服務電話詢問其IPO的相關情況,但電話一直未有人士接聽。
本文地址:/xwzx/231820.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