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打造一批省級以上高水平醫院。
推進“委省共建、院地合作”,加快復旦華山福建醫院等6個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項目建設,爭取復旦附屬腫瘤醫院福建醫院等3個第三批國家試點項目落地;依托福建醫大附屬協和醫院等省市屬醫院爭創1個綜合類、8個??祁悋覅^域醫療中心;建設3~4所中醫特色重點醫院、1所中西醫協同“旗艦”醫院,爭創1個中醫類國家區域醫療中心;推動建設神經疾病、老年醫學、癌癥、口腔、兒童、微創、精神、心血管病、創傷、呼吸等10個省級臨床醫學中心。力爭在5~10年間,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和省級高水平醫院的四級手術占比以及技術服務收入占比均達到60%左右?!藏熑螁挝唬菏⌒l健委、發改委、財政廳、教育廳、科技廳、人社廳、自然資源廳、住建廳、醫保局、藥監局,省委組織部,福州、廈門、泉州市人民政府〕
(五)強化市級醫院的區域龍頭作用。
合理控制市屬綜合醫院數量與規模,加強對市屬中醫醫院、婦幼保健院,以及根據需要規劃設置的精神、腫瘤、傳染病、康復、老年等??漆t院建設。各設區市要立足市屬醫院實際,結合轉外就醫主要病種,加強薄弱??平ㄔO,強化急危重癥搶救、常見病多發病診療等功能。鼓勵和支持醫療資源豐富的城市,推動部分市屬醫院轉型為社區醫院、康復和長期護理機構,實施錯位發展、協同互補?!藏熑螁挝唬焊髟O區市人民政府,省衛健委、發改委、財政廳等〕
(六)加快推進縣級醫院綜合能力提升。
原則上每個縣域至少辦好1個綜合醫院、1個中醫醫院和1個婦幼保健院(所),50萬人以上的縣域可適當增加公立醫院數量,無區級公立醫院的市轄區至少建成1個達到二級醫院標準的社區醫院。深入實施國家“千縣工程”,主要依托縣級綜合醫院建設胸痛、卒中、創傷和呼吸診療四大中心,以及縣域醫共體內的醫療質控、人力資源、運營管理、醫保管理、信息數據等高質量管理五大中心;加強縣域危重孕產婦、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等急診急救中心建設;強化縣級醫院常見病多發病診療、基層醫療衛生人員培訓等功能?!藏熑螁挝唬焊魇?、縣(區)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衛健委、發改委、財政廳等〕
三、打造兩大醫療高地
(七)以省會福州市為中心,打造“閩東北”醫療高地。
優化省會中心城市醫療資源配置,省屬醫院重點創建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國家中醫疫病防治基地、省級臨床醫學中心。發揮福州市獨特優勢,重點推動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福建醫院(孟超肝膽醫院)爭創國家傳染病區域醫療中心,發展骨科、精神、傳染病、皮膚病等??漆t院;優化資源空間布局,嚴格控制福州市鼓樓區、臺江區醫療機構數量和規模,引導醫療資源在倉山區、晉安區、馬尾區等地布局。支持莆田學院附屬醫院創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適時啟動南平、寧德等備選項目;重點支持平潭等地引入臺灣優質醫療資源?!藏熑螁挝唬焊V?、莆田、南平、寧德市人民政府,平潭綜合實驗區管委會,省衛健委、發改委、財政廳等〕
(八)以特區廈門市為中心,打造“閩西南”醫療高地。
支持廈門市推進復旦中山廈門醫院等3個現有國家區域醫療中心試點項目建設,爭取北京中醫藥大學東直門醫院廈門醫院(廈門市中醫院)納入第三批國家試點項目,并規劃布局精神醫學、傳染病學等2個省級公共衛生類區域醫療中心;支持廈門市引入世界一流優質醫療資源,發展國際化醫療服務,深化與“海絲”沿線國家醫療衛生交流合作,探索開展國際醫療旅游、國際醫療保險結算試點。推進廈門—金門海上醫療救援“綠色通道”建設,推動建立兩岸醫療衛生合作常態化機制。支持泉州晉江市醫院與北京市第六人民醫院合作共建國家創傷骨科區域醫療中心,依托福建醫大附屬第二醫院(泉州)、三明市第一醫院、龍巖市第一醫院創建省級區域醫療中心,重點提升轉外就醫較多病種的診療水平?!藏熑螁挝唬簭B門、漳州、泉州、三明、龍巖市人民政府,省衛健委、發改委、財政廳等〕
四、構建臨床??迫?/strong>
(九)做優國家和省級臨床重點???。
本文地址:/zcfg/231790.html
請遵守互聯網相關規定,不要發布廣告和違法內容
上一篇:教育部最新發文,有關多校劃片!